当前位置:主页>钢琴>钢琴名家>

莫里佐.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简介

来源:yueqiziyuan.com  作者:乐器资源网  时间:2019-03-13  

  十八世纪的小夜曲无疑是十九世纪夜曲的始祖,在十八世纪,小夜曲指的是夜晚露天演奏的音乐,贵族和中产阶层的休闲音乐,情调轻松愉悦。等到十九世纪,意大利语的小夜曲NOTTURNO化为法语的NOCTURNE,性质就完全改变了。在浪漫主义者的想象中,夜晚本身潜藏着神秘、幽暗这些情绪化的特征,“夜”曲就不再牵涉到时间(夜晚)与地点(露天),而暗示着一种特殊的氛围与情感状态。德国古典学者Ferdinand Hand在《声音艺术美学》中的一段话常被引用,来描绘这种浪漫主义的氛围与情感状态:它大致上是“多愁善感之音,外部世界隐藏在夜色和黄昏的光线中,想象变得不那么直接,灵魂占据了上风,一切动作都转向内心。”可以说,浪漫主义者钟爱的体裁,无不带有这种特征。从“小夜曲”到“夜曲”的演变,也可看出不同时代,音乐重心的转移。愉悦的莫扎特小夜曲消失在未知的、既诱人同时也令人疑惧的浪漫主义暮色中。

莫里佐.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简介

  爱尔兰人约翰-菲尔德是第一个将NOCTURNE作为乐曲标题。1812年出版时还谨慎地标为“浪漫曲”,到了1815年,三首曲子的合集被称之为“夜曲”。除了名称上的新颖之外,菲尔德最引人注目的革新是扩大了左手和声伴奏音型的音域幅度,古典派的阿尔贝蒂低音(Albertibass—1535,1646)仅有五至六度范围,而菲尔德的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往往跨越两个八度。这个革新之举效果惊人,其实,原因很简单,这要归功于钢琴的踏板延音功能日益完善,大跨度的分解和弦在左手伴奏上,方能制造出前所未有的朦胧效果,令人耳目一新。除了伴奏音型之外,延音功能的改善,亦使得演奏旋律更为如歌,菲尔德将意大利歌剧中声乐线条宛转的cantilena化为键盘上的右手旋律。新的机械,产生出新的声音,催生新的想象空间和情境。夜曲成为这一新声的初啼。

  菲尔德夜曲的革新早在十九世纪上半叶已被时人赏识,李斯特在1859年专为菲尔德夜曲曲集作序:“(菲尔德的夜曲)为之后一大批标题各异的乐曲铺平了道路,无词歌、即兴曲、叙事曲等等,在菲尔德那里,我们能追溯到以乐曲来表达主观以及内心情感的源头。”

  菲尔德那些曲调优雅、音型独特的夜曲不止影响了肖邦,李斯特(《爱之梦》钢琴改编曲就以《夜曲》之名出版)、舒曼(Nachtstückeop.23)、克莱默、车尔尼、塔尔贝格都有夜曲问世。但肖邦的21首夜曲从规模、创意上,无可置疑地占据了这个体裁的顶峰。

  肖邦就是以菲尔德夜曲作为起点,肖邦在就读华沙音乐学院时,就很钦佩菲尔德的作品和演奏,肖邦留存至今最早的夜曲,是他死后,1855年,出版商以作品72号第一首的名义发表的e小调夜曲,实际作于1827年,那时肖邦只有十七岁。曲子很朴素,基本套用了菲尔德的格式,大跨度的分解和弦伴奏,反复时用八度来强调主题。二十岁上下时,他又拿出了一套夜曲9号,一共三首,在23岁的时候,夜曲9号出版发行,这是肖邦最早出版的曲集之一。从此,夜曲贯穿了肖邦整个创作生涯,从作品9到62,类似贯穿肖邦整个创作生涯的体裁还有马祖卡舞曲与圆舞曲,都是作曲家的心爱。

  在波里尼看来,从夜曲9号第一首开始,肖邦就发出了独特的声音,此前没有作曲家赋予钢琴、以及夜曲这个体裁那么卓而不凡的风格。尤其是他的晚期作品,和声、技巧都是大师级的,强烈影响了后世的拉威尔与德彪西。正是肖邦创造了现代钢琴演奏,或许可以说,他前无古人地创造出最美的钢琴之声。

  我们可以留神波里尼演奏夜曲9号的第一首,降b小调,是肖邦夜曲中演奏得比较多的。同时,各种背景音乐里出现频率也很高。因为它曲调平缓,带有淡淡的忧伤,在背景音乐氛围中,很容易变成一种“中性”情绪的催眠剂,舒适、安全、没有性别,被阉割了。我们可以听听大师是怎样抗拒这种舒适、安全的催眠诱惑。尤其是波利尼在尾声处强调的下行三度音阶,具有震撼效果。

  波里尼所弹的强音,forte,比传统上的夜曲演奏要来得更有力度,更为果断,大大加强了夜曲的表情幅度。起码,它不再那么舒适可人,在后面的作品中,我们还能听到波里尼更为惊人的演绎。波里尼演奏肖邦降E大调夜曲(9号之二),同样异常强调了尾声处的两个forte的力度,似乎是一股强力,猛然击破了原本有限的格局。

  肖邦的夜曲虽然师法菲尔德,但恰恰是肖邦夜曲,令后人看到了菲尔德的缺陷:情感幅度过于狭窄,结构安排套路陈旧。肖邦夜曲在这两个方面,大大超越了菲尔德。首先,是结构上的突破。菲尔德的夜曲结构其实来源于意大利歌剧咏叹调,aba,a段主题,之后是b段的插入,然后再返回a段。典型的歌曲结构。今天的许多流行歌曲,也没能逃脱这个格局。

  肖邦《夜曲》作品15号第三首,就打破了aba的结构。从一个类似马祖卡舞曲的a段,转入赞美诗般的b段,而后突然意外地结束,仅有ab段,开头的素材不再重复。同时,将三拍子马祖卡舞曲引入夜曲,也是肖邦的创新。肖邦的夜曲大多没有明确标题,但这首夜曲的草稿上,肖邦却注明,“在《哈姆莱特》上演之后”。曲子中有很多下行悲叹的音调,有种犹豫而悬而未决的印象,也许这就是那位丹麦王子的性格刻画吧。

  我以为,肖邦在夜曲中的创意,以及波里尼大师般的雄浑气魄,在夜曲作品32号之一中,体现得最为鲜明:表面平静的a段,但你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隐藏在下面,表现在a段尾声,一个突强的休止,几乎像个断裂,似乎有什么可怕的转折,但并没有到来。肖邦把这留在了结尾,b大调的结尾,突然转为b小调,一个突发性的,带有宣叙调特色的惊人尾声,打破了aba结构,让作品结束在一个非常意外的悲剧结局上。其中的戏剧性,是悄悄潜入的。波里尼的演奏,体现出他深刻理解了这个创意。

  肖邦曾说,他不喜欢没有内在思想的音乐。即使有菲尔德的夜曲开道,肖邦夜曲的独创与革新依然令人赞叹。菲尔德的先例仅仅影响了肖邦的早期夜曲。波里尼认为,肖邦虽然也借用了美声唱法的旋律、架构和气息,但他的钢琴表达更为深入,尤其是他的和声,远远超过了仅有简单伴奏的贝利尼咏叹调。肖邦的和声语汇给予他音乐最深沉的力量。

  肖邦在旋律与和声方面的探索,在晚期夜曲中更加明显,譬如作品48号之一,旋律很有创意,和声老到,织体中带有很多复调式的内声部,非常丰满,菲尔德的伴奏加旋律的狭窄模式被抛在了后面。48号之一几乎很难再用夜曲的定义容纳,英雄般的葬礼进行曲逐步转为激情的漩涡流,中段如同赞美诗,回到A段时,肖邦标注到:速度加快一倍。由此,A段的性格气质全变。钢琴家和学者RoyHowat说,其标新立异之处,会让肖邦同时代的怪才阿尔坎都为之失色。

  波里尼1960年拿肖邦钢琴比赛大奖,他自陈:“拿了肖邦比赛头奖之后,这位作曲家即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四十年来,波里尼在环球录制了众多肖邦作品专辑,在录完协奏曲、练习曲、前奏曲这些重头之后,他在六十三岁的年纪上,转向了肖邦夜曲,第一次拿出了肖邦夜曲的全集录音。此次录音,他认为有能力比前人演绎得更为自由。波里尼这个肖邦夜曲版本,是在他比较了波兰肖邦曲集与德国Urtext净版后,综合而出的。波里尼以为,公开演奏肖邦夜曲的最佳之道,是不带中场休息,一遍演完所有的夜曲。他曾经尝试着做过好几次。波里尼开始钢琴学习时,接触和喜爱的自然是巴赫与贝多芬,和肖邦相比,前两位大师更具结构感。但当他赢得肖邦钢琴比赛后,对肖邦的兴趣愈发浓厚。如今,波里尼承认,他对肖邦的感情从未如此热烈。而且他演奏肖邦时,进入了一个比以往更挥洒自如的境界。

  富特文格勒曾说,他有点嫉妒钢琴家,因为肖邦是属于他们的。毫无疑问,演奏肖邦,是钢琴家的特权。但肖邦音乐在今日的电子媒体和背景音乐环境中,被狭隘化了,被阉割了。肖邦夜曲受害尤其深。

  所以,听肖邦夜曲,“清洗耳朵”的疗法之一,是关注它之中的戏剧张力,这恰恰和“舒适、柔缓、催情”这些“夜曲俗套”背道而驰。人们通常以为,肖邦戏剧化的一面主要集中于他的叙事曲和奏鸣曲,其实夜曲中也有大量戏剧化篇章可供发掘。通常出现于作品的中段,和它A段对比强烈。在作品27号之一,作品9号之三,中段都标有agitato,引入戏剧性的元素。戏剧感最强烈的,莫过于作品32之二,开始标的是慢速,lento,中段逐步加速,等回到A段,肖邦没有标lento,而是标注“热情的”,意味着虽然是重复段,但却带有全新的表情了。正是中段的加速,合乎逻辑地导向了“热情”。拓宽了夜曲的视野,它不仅仅是抒情小品。

  波里尼演奏的夜曲,戏剧性的对比上,一扫人们传统中的印象。尤其是作品15号的第一首。B段的波涛汹涌,令人回味肖邦练习曲作品25号最后三首的惊人力量。这首夜曲中,波里尼用全部的力量,在曲终,营造的是一座陡然下降的悬崖。

  夜曲的戏剧性有时也体现在作品号中。作品15号之后,肖邦夜曲的每个作品号中,只包括两首曲子。其中有作曲家的独特匠心,同一个作品号内的两首曲子,彼此之间具有强烈的差异和对比,性格不同,一起聆听,就能领会作曲家的巧思。譬如作品27之一,升c小调,悲剧的音调,而第二首,却有欢快气氛。但总得来说,肖邦的夜曲很难用单一形容词来描绘。日常形容词——悲哀、欢乐,远远无法描绘出夜曲的包容的复杂情绪。作品37号更明显,两首曲子分别是g小调与G大调,让人联想起巴赫平均律的先例。第一首曾被人称为乡愁,而第二首则被称为船歌,附点式的伴奏节奏,的确有水波的荡漾感。波里尼的演奏。颇能令人领会到他对自由速度,也就是rubato的微妙运用。

  波里尼认为个人特色的演绎对肖邦音乐很重要。肖邦的音乐不是被弹得rubato过多,就是rubato太少。当然,从李斯特的记载来看,肖邦本人的演奏速度是灵活的,但十九世纪的演奏家把这种自由夸大到造作,例如谱子上明明是柱式和弦,他偏偏要弹成琶音。

  速度,似乎是人们今天在音乐演奏中谈论的首要话题,巴伦伯伊姆在与萨伊德的对话中,认为这种对速度的过度关心,反而忽略了速度的本质: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和感觉。速度不是靠数出来的,而是依靠对音乐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音的感觉来达成的。巴伦伯伊姆的论说脱离了理智统辖的范畴,而进入了默想与直觉的玄妙,现代人正是丧失了默想与直觉,只能牢牢抓住机械数字的救生圈(譬如有人喜欢比较唱片上不同版本的速度数字,却忘记了速度是感觉,而不是数字)。由此,我们能理解波里尼关于肖邦rubato的话:现今钢琴家用一种机械方式对待rubato,这里稍微加点速,那里稍微减点速(是否有点像踩油门?),rubato是从音乐中自发产生的,不是靠计算,而是全然自由。Rubato教不出来,每个演奏者依照个人感觉去把握,其中绝对没有什么一试百灵的药方,rubato不是理性可以解释的。同时,rubato绝对严肃,它的目的不在于秀,而在于揭示音乐的严肃情感。

  在波里尼的演奏下,肖邦夜曲具有了悲剧性的力度。而悲剧式的崇高,正是西方文化中,“伟大”定义的最高刻度。波里尼认为,肖邦的夜曲完全有资格站在这个高度。

  波里尼走的道路,据他亲口说,是追随了阿瑟-鲁宾斯坦的方向,非常严谨清晰,自由速度用得很小心,但极其有魔力。这看起来是“摩登肖邦”,其实是一种试图返回往昔朴素、和浪漫主义源头的努力。波里尼认为演奏肖邦首要是表达出音乐中的伟大与深刻。肖邦是一个与其他大作曲家同等伟大的人物。他的言下之意是,肖邦的音乐肖像上,被涂抹了太多柔弱、病态的浪漫特色,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会有流行歌手将之改头换面,作为专辑主打。

  和西方文化中的“伟大”定义相比,传统肖邦身上的色彩都是次一级的属性。譬如夜曲作品62号中的两首,B大调与E大调。这两首曲子,和声、旋律、伴奏织体的变化,非常饱满,意境宽广。早先有人评论说,其中散发着迷人的,带有疾病的花香。典型的将浪漫主义狭隘化的评论。听波里尼以非常坚实果断的触键演奏这两首夜曲,绝对不会有什么疾病的意象。波里尼以为,肖邦绝对是一位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作曲家,这种伟大也体现在夜曲中间,即它们的深刻和独创性。

  和人们通常想象的正相反,浪漫主义者绝不逃避,而是用行动和创造力表现他们的情感,“他们中的大多数——首先包括卢梭和拜伦——宣称生命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行动。与感伤主义者封闭车厢式的存在不同,浪漫的现实主义者正视自己的弱点,并尽力发挥力量。(p.69)”波利尼继承了鲁宾斯坦的道路,将“力量”赋予肖邦夜曲,打破了“浪漫式善感”的假象,所以被错误地称之为“冷”,其实,他的风格和他所演绎的肖邦,真正应该被称之为“热”!

相关文章 推荐

口琴简谱【偏偏喜欢你】
人气:221
口琴乐谱
口琴简谱【偏偏喜欢你】
外国乐谱|15秘密(奥地利) 歌德 舒伯特
人气:471
外国歌曲谱
外国乐谱|15秘密(奥地利) 歌德 舒伯特
小步舞曲与三声中段
人气:165
长笛乐谱
小步舞曲与三声中段
歌唱的生理基础《歌唱的发声器官与运用》
人气:159
声乐教程
歌唱的生理基础《歌唱的发声器官与运用》
古琴自学方法《谱字》沉草农
人气:87
古琴教程
古琴自学方法《谱字》沉草农
外国乐谱|1没有你,我怎么活(俄罗斯) А·瓦尔拉莫夫
人气:1055
外国歌曲谱
外国乐谱|1没有你,我怎么活(俄罗斯) А·瓦尔拉莫夫
歌谱|情缘 作词:快乐 作曲:乐师 演唱:
人气:845
简谱大全
歌谱|情缘 作词:快乐 作曲:乐师 演唱:
[民歌谱]家乡小调 石顺义 王佑贵
人气:774
民歌乐谱
[民歌谱]家乡小调 石顺义 王佑贵
古筝谱【春天到】五线谱
人气:142
古筝乐谱
古筝谱【春天到】五线谱
[民歌谱]拥有你心最珍贵 晏敏敏 晏敏敏
人气:1930
民歌乐谱
[民歌谱]拥有你心最珍贵 晏敏敏 晏敏敏
乐谱|路 作词:陈兴玲 作曲:陈伟 演唱:冷漠
人气:406
简谱大全
乐谱|路 作词:陈兴玲 作曲:陈伟 演唱:冷漠
笛子流行金曲《花田错》高级独奏乐谱
人气:195
竹笛乐谱
笛子流行金曲《花田错》高级独奏乐谱
歌谱|离别的泪在流 作词:蔡涛 作曲:曹士明 演唱:
人气:1913
通俗唱法歌谱
歌谱|离别的泪在流 作词:蔡涛 作曲:曹士明 演唱:
乐谱|弦子悠悠 作词:袁中霞 作曲:兰卡布尺 演唱:亚东
人气:239
简谱大全
乐谱|弦子悠悠 作词:袁中霞 作曲:兰卡布尺 演唱:亚东
[民歌谱]女儿美 许冬子 武秀林
人气:1573
民歌乐谱
[民歌谱]女儿美 许冬子 武秀林

大家都在看

中国钢琴名家【王羽佳】档案简介 王羽佳个人资料照片

中国钢琴名家【王羽佳】档案简介 王羽佳个人资料照片

王羽佳,1987年2月10日,出生于北京。世界青年钢琴演奏家,国际钢琴演奏者。 1993年起,学习钢琴;1999年,作为中加晨间音乐桥文化交流项目的交换生前往加拿大卡尔加里蒙特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2005年,与祖克曼...

钢琴名家 334 阅读

捷克钢琴家 -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简介

捷克钢琴家 - 贝德里希·斯美塔那简介

【捷克钢琴家】贝德里希·斯美塔那简介,贝德里希·斯美塔那 Bedrich Smetana 1824-1884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民族乐派。...

钢琴名家 145 阅读

奥地利钢琴家 - 海顿简介

奥地利钢琴家 - 海顿简介

【奥地利钢琴家海顿简介】,海顿,著名的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早期代表。...

钢琴名家 297 阅读

吉利尔斯 键盘上的小巨人

吉利尔斯 键盘上的小巨人

埃米尔吉利尔斯(19161985),13岁入敖德萨音乐学院,1935年考取莫斯科音乐学院研究生,在涅高兹指导下继续深造。1938年获布鲁塞尔国际钢琴比赛一等奖,同年毕业并留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1947...

钢琴名家 128 阅读

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简介

奥地利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简介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1931年1月5日)是一位奥地利钢琴家。 布伦德尔出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现捷克共和国)的威森伯格市(Vizmberk德语:Wiesenberg,现Lou.nanad Desnou市)。布伦德尔的家里没有人从事音...

钢琴名家 206 阅读

集浪漫与超技与一身的大师--詹姆斯

集浪漫与超技与一身的大师--詹姆斯

拜伦詹尼斯(Byron Janis)1928年出生在美国,从小就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八岁时开始师从于大名鼎鼎的钢琴家、教育家列文涅夫妇。1943年,15岁的詹尼斯首次登台,与美国NBC广播交响乐团合作...

钢琴名家 135 阅读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简介 - 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

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简介 - 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

英籍前苏联钢琴演奏家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简介(VladimirAshkenazy,1937-)。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自幼在莫斯科中心音乐学校学习,后入莫斯科音乐学院。...

钢琴名家 179 阅读

阿根廷女钢琴家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介绍

阿根廷女钢琴家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 Argerich)介绍

马尔塔阿格里齐(MarthaArgerich,1941),深孚众望的阿根廷女钢琴家。曾从多位名师学琴,1957在布索尼和日内瓦钢琴比赛会上获奖,1965年在第七届肖邦钢琴比赛中获一等奖,声誉日高。她的演奏技巧卓越,热情奔放,...

钢琴名家 187 阅读

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生平代表作品,主要经历与艺术特点,照片及个人简介

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生平代表作品,主要经历与艺术特点,照片及个人简介

【导读】本篇分享世界十大钢琴家之一的奥地利钢琴家鲁道夫塞尔金(Rudolf Serkin)人生履历,塞尔金演奏发音清晰明亮,线条层次分明,浑厚细致,光彩夺目。他演奏的深刻性可算是20世纪中叶钢琴家...

钢琴名家 363 阅读

日本钢琴名家【西村由纪江】介绍 西村由纪江个人资料照片

日本钢琴名家【西村由纪江】介绍 西村由纪江个人资料照片

西村由纪江,1967年5月8日出生于日本,日本当代女钢琴家及作曲家。 西村由纪江三岁开始习琴,曾赢得由山叶所主办的Junior Original Concert音乐大赏,大学时期就读于桐朋大学的音乐系钢琴组。西村由纪江于1986年出...

钢琴名家 197 阅读

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介绍

奥地利钢琴演奏家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介绍

弗里德里希古尔达(Friedrich Gulda,1930年5月16日2000年1月27日),奥地利钢琴演奏家。早年以演奏贝多芬钢琴曲目著称,晚年则将自己的兴趣转往爵士乐与即兴音乐。 古尔达生于维也纳,其父亲是一位老师。古尔达从...

钢琴名家 194 阅读

什么叫钢琴家,世界十大钢琴家有哪些?中国著名钢琴家简介

什么叫钢琴家,世界十大钢琴家有哪些?中国著名钢琴家简介

  [导读]乐器资源网今天来和大家谈谈什么家我们理解的钢琴家,如果要把这三个字定个义,哪么我们可以这么表达!优秀的钢琴演奏者可以称为钢琴家。钢琴家可以进行独奏,或者与乐队一起协奏,或者在室内乐队中担任一个角...

钢琴名家 211 阅读

法籍匈牙利钢琴家齐夫拉(GyorgyCziffra)介绍

法籍匈牙利钢琴家齐夫拉(GyorgyCziffra)介绍

齐夫拉(Gyorgy Cziffra,1921-1994)法籍匈牙利钢琴家,5岁就登台即兴演奏民歌,1930年进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在多南伊班上接受严格训练。1933-1941年在匈牙利和北欧等地举行独奏会,好评如潮。1941年入伍参战...

钢琴名家 140 阅读

十一个手指”的钢琴家--波里尼

十一个手指”的钢琴家--波里尼

波里尼1942年出生于米兰,早期在卡罗隆那提门下习琴,在g岁就举行独奏会。后来他在米兰音乐学院向卡罗维都索学习,1957年赢得日内瓦大赛第二名,1959年即获得艾托瑞波卓里大赛的首奖,1960年在...

钢琴名家 129 阅读

霍罗维兹 浪漫钢琴泰斗

霍罗维兹 浪漫钢琴泰斗

弗拉基米尔.霍洛维兹,这个名字说出来感觉地面都要颤几下,可以说他迄今为止最为伟大的钢琴艺术家和音乐家,他卓越的技艺和情绪化的演奏使他成为了钢琴演奏史上无可置疑的霸主,几乎没有哪一位...

钢琴名家 233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