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潮州筝基本特点:
1.二四谱:
二四谱称之为“友谱”、“绝谱”,是潮州筝、弦诗乐早期的记谱法。二四谱使用二——八(相等于简谱5——5)的中国数字符号,以潮州方言为唱名。它强调念唱,以音生韵,以韵带声,籍以理解乐曲意境,提高表达水平。二四谱有板无眼,只记基本乐音,不记花音,留给演奏者造句做韵的空间。随着时代的变迁,二四谱渐次被工尺谱、简谱取代,然二四谱的精髓——以音生韵,以韵带声的是当今潮筝,弦诗乐的灵魂。
2.潮州方言
潮州位于粤东,比邻福建,有“省尾国角”之称。潮州方言很有特点。很多外地人乍到潮汕,耳闻潮语,恍如进入陌生的国度。固潮州方言有八个声调,是汉语方言最古老的一支,被誉为研究汉语的活化石。有人对潮州方言有很生动的比喻,称之为“鸟语蛇言”,指的是潮州话轻飘、甜美、多渭音,这与潮州筝柔美、细腻、多韵的演奏风格可谓一脉相承。不了解、不熟悉潮州方言的特点。弄清楚潮州方言与潮州筝的密切关系,加之指法不当,把柔美、流畅的潮州筝弹成生硬、乏味的音符就不难理解了。
3.原调读谱,按音变调
潮州筝有轻、重、反(含轻三重六)、活四大调,其特点是原调读谱,按音变调。各调可通过按音互为变化,有较大的灵活性。如轻六调《过江龙》通过按音,改变乐曲骨干音,即可衍生其它各调。
潮州筝调式变化,其奥妙在于按音变调。轻六调《过江龙》骨干音“3.6”易为“4.7”即为重六调;易“3”为“4”即成轻三重六调;突出“2.7”的色彩音避去“3”,即是活五调。
反线调由轻六调下移五度而来,有明显的转调痕迹,但不是对原旋律的严格移位。轻六调转反线调之后,仍以原调读谱,弹奏,要突出“4”的色彩音。若不明道理,按机械的“F调转bB调”来弹奏,不但“反线”若无,且“轻六”调式依然。
4.即兴发挥,自得其乐
这是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更是潮州筝的特色所在。在不改变板拍,骨干音的前提下,演奏者根据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不同,对乐曲加工润饰,即兴发挥,自得其乐。纵观潮州筝高手,演奏曲目相同,版本各异,就是同一筝手,每次弹奏也会因气氛、情绪的改变而奏出效果迥异的筝曲。听惯了国内流行的,根据郭鹰先生传谱整理的《寒鸦戏水》,再潮汕采风,往往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人各一谱,句逗不同、技法不一。这才是潮州筝的魅力所在。即兴发挥在乐谱中找不着,学不到。重在多聆听,勤积累,自能融会贯通,知常达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