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弦除了使二胡的演奏效果更加动人以外,它还是演奏家保证音准的重要手段。可以说音准是演奏者通过自身敏锐的听觉,在他人尚未察觉时,运用揉弦及时地纠正指位误差的。但初学者常常会有因揉弦反而弄得音不准的情况,其重要的原因是揉弦的音波上下不等幅,或是向上波动大,向下波动小,或情况相反,而欣赏者的听觉总是以音波的中心线作为音准基线的,这样就等于挪动了音准基线,因而造成音不准的弊病。
揉弦在二胡演奏中常带有个人的爱好,如:有人习惯揉弦深沉些;有人习惯揉弦优美些;有人揉弦比较激动;有人揉弦善于变化,等等。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演奏家的独特风格,使人一下就能听出是谁的演奏。但不论是体现什么风格,揉弦最重要的原则是运用得当、分寸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使二胡的演奏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二胡演奏者在揉弦方面容易出现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滚揉时动作紧张、僵硬,各部位的配合不协调,主要表现在①手臂动作太大,甚至过于主动运动;②腕部不松弛,没有起到“轴”的作用;③手指僵持,第一关节不能自如地作屈伸运动;④手掌里外煽动,⑤用指力过多地抠弦,等等。在初学揉弦时,可先以左手在桌面上练习“小鸡啄米”的动作,熟练后再持琴,将动作过程分开来训练,边练边数“一、二、一、二、……”,数“一”时,做滚揉的第一个动作过程;数“二”时,做第二个动作过程,如此反复练习,至动作正确、操作熟练后再将动作过程连起来练习,直到运用自如,方能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为了在滚揉时手指运动更为灵活,可尽量少用保留指,以减少手指间的互相牵制。
二、揉弦时虎口移动,影响了音准的稳定性,(大滑揉除外)。虎口是揉弦动作的支点,一定要保持稳定。
三、揉弦与音准的关系把握得不好,或是因揉弦影响音准,或是不能运用揉弦纠正指位的误差,等等。这除了要掌握正确的揉弦方法以外,还要在敏锐的音准听觉指导下,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解决。
四、滑揉时动作不松弛,或滑动中音准基线掌握得不好,影响了音准;或滑动的幅度不恰当;或滑动过程时快时慢,频率不均匀等等,从而表现不出滑揉应有的效果。
五、压揉时带有过多的抠弦成份,致使发音紧张,影响了旋律的通畅性。压揉和抠揉虽然都是以改变琴弦张力来产生音波的,但它们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揉弦,在方法和发音上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严格地加以区别,和恰当地运用。
六、揉弦手法贫乏,缺乏变化。在乐曲中,并不是逢音必揉,千篇一律。揉弦作为二胡的一种表现手段,一定要为音乐内容服务。音乐是如此地丰富,揉弦也必定是千变万化。因此,从学会一种技巧的演奏方法,到用好它,中间还需要一段很长的磨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