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传统琴弦方面,分别从钢丝弦和丝弦入手。
一钢丝弦方面:
钢丝弦的确已经解决的琴弦的大部分缺点,也受大部分琴人欢迎,它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大的金属声和纵向振动的金属噪声。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钢丝弦明亮刚健的风格,一定会受欢迎,前人喜欢金石声,张上一副钢丝弦,就可以得到八宝灰的效果了。
过大的金属声方面,相信如果通过用不同金属材料,不同弦心与缠弦的设计,通过参考西洋乐器造弦理论方法各方面的手段,应该是可以解决的。
纵向振动的金属噪声方面,根据谢俊仁研究,通过琴弦的调教,改变弹奏的位置都可以暂时减少噪声,要彻底解决的话,就要从造弦材料和缠弦方法入手。
一丝弦方面:
我们从琴书记载上可以发现古人很多时从改良乐器,改良琴桌或者演奏环境去改良古琴,在冰弦失传以前古人对于琴弦的特别要求比较少。可能是古人对琴弦的制造技术掌握得比较好,琴弦并不成为一个问题,所以改良丝弦第一就是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传统造弦技法,然后配合仍然掌握制造古琴弦技术的老师傅,从材料、工艺和规格三方面入手,将丝弦至少恢复回回堂琴弦,甚至冰弦的水平。
设计新品种琴弦方面,找寻新物料代替现有造弦原料,研制合乎琴人要求的新琴弦。由于现代人造纤维品种非常多,我们可以寻找性质与真丝接近的新材料,或以之代替真丝,或以混合真丝,研究开发出一些不同于现有材料的新质料,希望在现代的钢丝弦与丝弦之外,得到或者更好质量与声音,或者不同风格的新品种,以增加琴弦的多样化,让琴人有更多的选择。即如谢俊仁所说:“只要能符合古琴的艺术要求,我们实在不必拘泥于某种规格。琴弦的选择应是同一道理,钢弦或丝弦不应互相排斥,不同的琴弦可适合不同的乐曲和琴器。传统丝弦以其纯朴细致的音色,绝不可以及不应被替代,但钢丝也明显有其长处;琴人如两者均掌握,便更能遨游于古琴广阔的艺术天地及拓展未来。”
琴人可以以自己琴器的特点,演奏的风格,弹琴的对象,演奏的目的,艺术的层次,乐曲的需要……去选择适合的琴弦。好的琴弦,自然会有人选用,不好的琴弦,自然会遭到淘汰。
二十一世纪马上就要来临了,整个世界一方面朝着高科技迅速发展,一方面也在对人类传统文化作出反思。高科技工业过度发展不断破坏自然生态,人们也在极力保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方面在不断破坏传统价值观念。一方面也在重整传统文化。这看似矛盾,但只要在其中取得平衡,人类自然可以继续在地球生存下去。古琴艺术在现代社会中,也要在发展与反省之中取得平衡,才能多姿多彩的发展下去。文化艺术不是革命事业,不能轰轰烈烈,只能是细水长流,涓滴积聚,古琴艺术之可以流传久远,大概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对古琴艺术的信心,也等同于我们对中国文化的信心。
黄树志
1999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