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时间的艺术,而重奏这一形式更加体现了演奏者在时间配合上的严谨和默契,从广义看,音乐的时间要素有三个:节奏、节拍和速度。
节拍与节奏通常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不能分割,节拍常从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上体现出乐音在强弱规律中的变化,如同音乐的脉搏,而节奏能具体到某一片断中乐音时值的对比关系和交替更迭,节拍和节奏的表现作用也决不是经常相同的,有些作品中,拍子具有主要作用,节奏服从节拍而在另一些作品中,节奏占着统治地位。根据音乐表现的需要,有时会出现节奏上的自由,变成了即兴的性质,在节拍和节奏相吻合的情况下,各声部可通过逻辑重音取得统一的演奏,而在节拍和节奏不一致时,应找出节拍的支点并强调出重音,如手风琴三重奏《马刀舞曲》(H·柴金改编)中一个乐句的重音在三部琴中的轮流转换,这种重音的移位,造成了一种节奏上的特殊效果。
谱例4:
具有统一的“集体节奏感”是重奏的基础,然而在实际演奏中,要展现重奏的艺术性,就不应该只局限于公式般的节奏,而是根据作品的需要,适当地进行旋律节奏的伸缩,以体现出旋律流动的呼吸,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再现部旋律自由歌唱时,伴奏声部应与其协调一致。另外还有一种节奏伸缩形式,即某一声部旋律多用自由节奏,带有散板的性质,而另一声部的节拍保持稳定。在进行节奏的伸缩时要有敏锐的分寸感,通常表现出一种“倾向”就行了,否则,过多的自由节奏会造成音乐形式的支离破碎。在手风琴重奏中,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近现代作品,如浪漫派音乐,爵士音乐,探戈舞曲等。
谱例5:《巴黎的林荫道》
研究节奏不能忽视休止符,这也是音乐处理的一个重要原则。演奏实践中,常出现休止符时值不严格的现象,尤其在所有声部同时休止时,重奏者更应加强内心的节组织性和默契,保证休止符时值的准确。同时,也要避免过于死板地处理休止符,根据音乐总体内容,休止符的性质会有所不同。如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主题再现部,头一个休止符已表露出紧张的感觉,而第二个休止符却比前者更显紧张,因此它的时值应比第一个稍稍长一些。假如一味死板的按乐谱规定的时值演奏,其结果将使音乐表情大为削弱。
谱例6:
最后,在重奏的时间配合上,还要注意速度的选择与统一,一般情况下,速度要根据作者的要求和作品的风格来确定,在处理局部速度变化(如rit. accel temp )时,则需要重奏者之间长期训练而达到配合的默契。
第四节 手风琴室内乐演奏中对音色的处理
音色是乐音所具有的某种特色,不同的乐器有着不同的音色,即使是同一件乐器,由于演奏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音色上的差别。在重奏中,如何将不同的音色有效地结合是配器法的重要内容。手风琴是簧片乐器,其音色丰富多彩,通过变音器的调节,风箱的运用及指触的控制,即可表现音乐中欢乐、活泼、喜悦的感情,又可表现音乐中细腻、忧伤、深沉的感情,还可表现音乐中气势磅礴、雄伟壮丽、高亢激昂的感情。在手风琴重奏中,音色的处理不仅关系到某一声部的音乐表现,而且更直接影响到整部重奏作品的音乐形象。对于一部手风琴室内乐作品,除了作曲家在一度创作时对音色所进行的深思熟虑的配置以外,在二度创作即演奏这部作品时,手风琴演奏者对音色的运用和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从广义上讲,手风琴音色涉及以下三个方面:1、变音器的选用;2、风箱的运用;3、手指触键方式。